1.1 医院智慧管理的定义
医院智慧管理是指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通过建立互联、物联、感知、智能的医疗服务环境,整合医疗资源,优化医疗服务流程,规范诊疗行为,提高诊疗效率,辅助临床决策和医院管理决策,实现患者就医便利化、医疗服务智慧化、医院管理精细化的一种创新型医院管理模式。
1.2 医院智慧管理的重要性
在“十四五”时期,智慧医院建设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。2021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的《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》明确了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指导原则。医院智慧管理作为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提升医院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
2.1 智慧后勤管理
全视通医院智慧后勤方案涵盖了院内导航、人员定位、同步时钟系统、门禁管理、环境监测、资产管理、冷链管理、能效分析、能耗管理、医废管理等系统,覆盖医院后勤管理全场景,一站式解决医院后勤运营痛点。例如,院内导航系统通过清晰的指示和精准的定位,让患者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,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。
2.2 人工智能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
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服务、医院管理深度融合。例如,北京世纪坛医院在智能预问诊领域不断探索,其系统历经多次升级,最终引入大模型并进行专科优化,新增识别功能,支持语音交互与选项勾选,针对不同专科专病和专家习惯优化模型,区分初诊复诊患者,显著提升了预问诊的精准度与智能化程度。
2.3 AI赋能财务管理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线国内公立医院首个财务应用AI Agents集群,建立了包括智能政策助手、智能运维助手、智能数据助手、智能财务助手、智能电票助手等核心功能。通过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,构建覆盖政策咨询、业务协同、智能问数、智能报告等全流程的智能化场景,多维度提升医院财务效能,为医疗行业智慧财务建设树立了新标杆。
3.1 民营医院智慧医疗建设的主要问题
由于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限制,一些民营医院对智慧医疗的投资不足,导致信息技术建设滞后,难以满足患者对高效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。此外,民营医院普遍缺乏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,阻碍了智慧医疗的发展。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,私立医院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往往缺乏对数据安全的关注,导致患者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增加。
3.2 民营医院智慧医疗建设的对策
民营医院要加大对智慧医疗的投入,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,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。同时,加强与大学、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的合作,共同开发适合私立医院的智慧医疗技术。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,为智慧医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,加强医疗数据保护,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、访问控制技术等手段,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。
4.1 行业发展趋势
我国智慧医院行业发展动力强劲,市场规模高速增长,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。尽管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方兴未艾,但面临标准体系尚不完善、智能化应用深度不足、场景覆盖不广、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。尤其在核心领域,应用深度与理想目标仍存在显著差距,预示着行业未来仍具广阔发展空间和升级潜力。
4.2 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
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医院智慧管理将更加智能化、精细化。例如,AI将在临床诊断、医院管理、财务运营等多个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,重塑医疗服务格局。未来,医院智慧管理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,推动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