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 医院智慧管理的背景
在十四五时期,国家对公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。2021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《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》,从政策层面给出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指导原则。这一政策强调了智慧医疗、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,其中智慧管理成为了关键领域之一。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,医院管理的智能化、精细化要求日益提高。
1.2 医院智慧管理的重要性
医院智慧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,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。通过智慧化的手段,医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,实现以医患服务为核心,以安全、品质、高效节约为目标的医院后勤高质量发展。
2.1 院内导航系统
院内导航系统如同一位贴心的向导,为患者和访客提供便捷的寻路服务。在庞大的医院建筑中,患者常常因为找不到科室而焦虑不安,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而院内导航系统通过清晰的指示和精准的定位,让患者能够轻松找到目的地,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。
2.2 人员定位系统
人员定位系统则为医院的人员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在紧急情况下,能够迅速确定人员位置,确保人员安全并实现高效调度。无论是医护人员的紧急救援,还是患者的突发状况,人员定位系统都能发挥关键作用,为医院的应急管理提供强大支持。
2.3 同步时钟系统
同步时钟系统保证了全院时间的精准统一。在医院中,时间的准确性至关重要。同步时钟系统确保各个科室、各个环节的时间一致,避免因时间误差而导致的医疗事故,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.4 冷链管理系统
冷链管理系统实现医院资产精细化管理,支持实时定位、盘点和轨迹追踪,并对使用情况和效率进行分析,为资产采购及合理配置提供参考。
2.5 能效分析与能耗管理系统
能效分析与能耗管理系统助力医院节能减排,降低运营成本。医院作为能源消耗大户,节能减排任务艰巨。通过智慧化的手段,医院可以实现对能源使用的精细化管理,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。
3.1 智慧医院的优势
根据标准《智慧医院建设指南》DB34/T4011-2021给出的规范定义,智慧医院是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通过建立互联、物联、感知、智能的医疗服务环境,整合医疗资源,优化医疗服务流程,规范诊疗行为,提高诊疗效率,辅助临床决策和医院管理决策,实现患者就医便利化、医疗服务智慧化、医院管理精细化的一种创新型医院。
3.2 智慧医院的发展环境
我国智慧医院行业发展环境整体向好,呈现多维度协同支撑的良好态势,推动着市场进入蓬勃发展的高潮期,市场规模高速增长,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。尽管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方兴未艾,但面临标准体系尚不完善、智能化应用深度不足、场景覆盖不广、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。尤其在核心领域,应用深度与理想目标仍存在显著差距,预示着行业未来仍具广阔发展空间和升级潜力。